首頁 >

2023-11-14

| 疾病知識|「失智症」話說:侯孝賢、雷根、布魯斯威利…


 

蔡銘駿醫師以其診療經驗分享說,
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,用藥得宜
就是面對失智症最好的方式。

 

台灣影壇的代表人物侯孝賢因罹患阿茲海默症,無法再拍電影,相關失智症等議題,
如美國前總統雷根、巨星布魯斯威利(Bruce Willis)的漸進式失語症再度引發各界關注與討論。

 
老大人隨著年紀增長,腦細胞老化開始變得健忘,
惟不少年輕人也經常忘東忘西,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罹患失智症?
如何及早發現及時診療呢?

 
曾代表台灣參加WHO專業會議的蔡銘駿醫師以其臨床經驗指出,
「記憶減退」常常是家人注意到的比較重要,
如果是自己覺得自己「記憶減退」的,10個有9個或可說10個都不是;
反之如果是家人發現的,大抵10個9個都是。

 
失智都是漸進式的影響到家人與自己生活功能,
比如自己出門老是忘了帶鑰匙,自己不以為意,
蔡醫師指其因判斷力減弱,這就要趕快就醫。

其它如個性改變,喜歡的東西變得不在意,或生活功能輕微改變,都要很小心。
再則,或如節慶本來拜拜等其在意的事,忽然變的不關注,這都要注意。
反之中度症狀出現,尿失禁或走路都會有問題,更將影響診治與後續治療。

 
如何「早期發現」呢?類澱粉蛋白是甚麼?如何早期偵測失智症?
蔡醫師指出,在還沒有症狀的10年前就可透過類澱粉蛋白而偵測到。
蔡醫師以其診療經驗分享說,甚至有10年認知功能幾未下降的個案。

他強調,「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,用藥得宜」就是面對失智症最好的方式。


※蔡銘駿醫師為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部定副教授, 成功大學醫學博士,
曾任高雄醫學大學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,
從台南市安南醫院創院即擔任神經科主任達十年,
他在疾病診斷及治療長期獲得台南鄉親的肯定,
並因此長期擔任南區健保署神經科審查專家副召集人,
其在臨床之專長主要為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及疼痛的診斷及治療、
腦中風憂鬱症之復健及高頻磁刺激治療、巴金森氏症候群及失智症的診斷與治療、
動作障礙的藥物及肉毒桿菌注射(如斜頸引起的疼痛等及影響生活之牙關緊閉),
慢性疾病的防治與預防。

 
「為好診所」原是內惟1978年成立照顧基層醫療的三泰醫院所轉型,
陳嚴院長照顧高雄基層醫療已近五十年,為推動神經復健,
蔡醫師為此辭去中國醫藥大學教職回到故鄉
高雄市為好診所推動慢性疾病及潛在神經疾病之預防及治療,
同時積極發展神經復健。
TOP